古人如何为饭菜保温?

古人如何为饭菜保温?

首页

本所概况

现场传真

学术动态

学术研究

创新专栏

重大课题

学术资料

考古人物

考古园地

考古论坛

内网入口

机构设置人员设置工作要报科研成果

学术动态中外交流

研究新论研究专题

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考古数据库影像资料

人物专访学者风采

考古随笔考古百科考古花絮

站内搜索:

搜索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考古园地 > 考古随笔

考古随笔

古人如何为饭菜保温?

发布时间:2016-12-07文章出处:搜狐历史作者:

我们说了冬日里的街头美食,天寒地冻中除了吃什么,还有重要一个问题就是何如给食物保温。毕竟,有些美食热乎着吃才好吃,如果凉了就只能叫吃的,不能称美味了。那么古人是如何给饭菜保温的呢?

现代的电饭锅都有保温功能,其原理就是不断加热、保温,以保证食物不冷。这种食物保温原理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,商周时期已相当成熟——考古出土的“温鼎”,就是一种保温锅,只不过不是使用电能,而是通过柴、木炭等燃料来实现,可视为一种原始“电饭锅”。青铜器时代,“温鼎”做得已相当精致和讲究。鼎的下层可放置燃料,给食物加热、保温。敞露结构的温鼎又称“盘鼎”,顾名思义,鼎下有供放置燃料的托盘。战国时期,盘鼎有了新的叫法:“温炉”。

陕西出土的烹炉,又称染杯。

到了汉代,更为方便的“染炉”也大为流行,这在西汉贵族墓中多有出土。染炉又有“染杯(桮[bēi])”、“铜杯”、“烹炉”、“铜炉”等多种叫法,一般用铜铸造,由炭炉、接灰盘、盛水杯组成,染杯体积较小,可直接放在餐桌上为各种汤保温,同时又保证方便进食。从结构上看,这种染炉颇像现代的“小火锅”。

今天街头包子铺蒸包子、给包子保温所用蒸笼其原理很早就已经被古人利用了,青铜时代流行的鬲[lì]就是将食物放在碗碟之类的器皿内,再置于有热水的鬲[lì]中,如果水温降低了,还可以直接加热。在鬲的基础上,古人又发明了一种设有烧煮、保温两层结构的鼎锅——甗[yǎn],下面放热水,上面放需要保温的食物,上下两部分可分可合。这种甗多是铜制的,东汉以后,由甗改进、简化而来的蒸笼、蒸锅取代了甗。

北宋温碗又称暖碗(双层碗)。

温鼎、温炉、蒸锅(甑)都需要利用外来火源或热源,想想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“身上衣正单”,怎么会舍得用燃料来加热食物呢?这些都是贵族之家的高档用品,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自然无力置办这些高档炊具。古人从夹层保温原理上得到启发,设计出了夹层碗、杯、壶,将热水注入夹层中,并适时换水,以达到食物、饮料保温的目的。这种夹层碗古称“温碗”,又叫“暖碗”。温碗的注水口有的放在碗底,有的放在碗口上。

兽面纹提梁方腹铜卣(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)。

除了饭菜需要保温外,冬天喝酒也最好是热酒。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曾出土过一件器形特别的“兽面纹提梁方腹铜卣(yǒu)”,与一般的卣不同,它的方腹下有十字形透空槽穴,腹内形成通向四壁的十字形管道。卣是商周时流行的一种盛酒器,但这个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?研究后发现,这是一件可加热、保温的多功能盛酒器,其设计相当精巧:十字形透空槽穴可放置炭火,给酒加热、保温;又可直接放在沸水内烫,而通向四壁的十字形管道,与沸水的接触面加大,可使酒快速升温,是一种多功能卣。

转载请注明来源:中国考古网

分享到: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: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(100101) E-mail:kaogu@cass.org.cn

备案号:京ICP备05027606

更多尼泊尔内容

酱油煎鸡蛋
注册送365元可提款

酱油煎鸡蛋

🗓️ 07-29 👁️ 3119
【iOS App】超好用的相册管理软件,可替换照片
casino365sport365

【iOS App】超好用的相册管理软件,可替换照片

🗓️ 06-29 👁️ 8359
捷藍航空 (B6)
casino365sport365

捷藍航空 (B6)

🗓️ 08-01 👁️ 5824
从男人「喜欢女性的11个部位」解析个性
3658188

从男人「喜欢女性的11个部位」解析个性

🗓️ 07-20 👁️ 963
拇的解释
casino365sport365

拇的解释

🗓️ 07-19 👁️ 3866
鵰的解释
注册送365元可提款

鵰的解释

🗓️ 07-13 👁️ 7563
央视现场直播!葡萄牙战瑞士力拼八强,C罗再度冲击世界杯纪录
《凡人修仙传》是怎么样做到一开始人气爆表,最后无人问津的呢?
如何查看自己使用网络的外网IP地址
注册送365元可提款

如何查看自己使用网络的外网IP地址

🗓️ 09-16 👁️ 5892